報載,科技部對疑似造假審查論文的調查發現,不只審查程序有弊端,連論文內容也有大問題。

如此論文風波,一般非學術圈的人看了,自然嘖嘖 想找工作稱奇無法接受。而許多媒體或名嘴沒空、不用功了解即搶先評論,也見怪不怪。但若是科技部官員或德高望重的學者也一副不知情,跟著起鬨或以順勢譴責應付記者,那就真要教人嘖嘖稱奇了。

學術圈人都知道,有今天這樣的制度與規則,當然就有這樣的參加者。當今台灣的論文制度,實無異於市面上的集點遊戲,教授們以集點為職志,集得多、集得好的更以集點為樂、為成就。

上科技部網站看,對於大學教師所追求的,諸如專題研究計畫、出席國際學術會議、舉辦國際學術研討會、出國研究、傑出研究獎、傑出科技貢獻獎、研究優等獎等各項獎勵,哪一項不是以發表SCI、SSCI(即一般所稱國際知名期刊)論文的數量,加上以衝擊指數(IF)與被其他論文引用次數,以評量申請者的成績與能力,作為最主要的評斷依據。

長期以來,台灣象牙塔裡的學者們遵循這套規則,各盡本事累積點數、衝高業績,豈是意料之外?若真要說陳家兄弟與其他教授們所為有何不同,只在於他倆充分掌握了其中竅門,積極發揮了雙人組完美搭擋罷了。其餘沒有這類優勢,另外透過類似策略聯盟,表現出卓越研究成果、獲得各方高度肯定的,又豈在少數!而當各大學和研究機構也面對相同的評鑑與獎勵機制與規則時,系所、院、校各級皆準此方向與途徑戮力以赴的景象,也就不難想見。

簡單說,發表IF高、被引用次數多的SCI或SSCI論文,早已成為台灣各大學院校新進教師求生存、較資深教授求發展、學校求經費的不二途徑。儘管大學輕教學與服務被詬病已久,只要校園中如此扭曲的價值與失衡的評量存在一天,當今現象便無以改變。若非導致教育部長下台,這次的論文事件恐怕也不致於有機會引起應有的重視。

願主其事者能把握此一機會,深刻全面檢討。或許第一個問題可以是:對於台灣的未來發展,追求SCI與SSCI論文兼差工作的價值究竟是什麼?



C7BD2B3268B624A1
arrow
arrow

    ayesha3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